产品中心

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蓄电池零件进出口数据报告

  2025年第一季度,中国蓄电池零件(含铅酸电池极板、锂电隔膜、电解液容器、BMS组件等)出口总量达38万吨,同比增长40%,环比增长15%(受全球新能源车及储能扩产驱动)。

  出口总额26亿美元,同比增长48%,均价从600美元/吨提升至680美元/吨,主因高附加值锂电隔膜及BMS组件出口占比提升至55%。

  (1)锂电隔膜:出口量12万吨(占比32%),同比增长65%,单价2000美元/吨,恩捷股份、星源材质主导海外动力电池厂供应。

  (2)BMS组件:出口量8万吨(21%),同比激增80%,单价3000美元/吨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自研BMS出口特斯拉、LG新能源海外工厂。

  (3)铅酸电池极板:出口量15万吨(39%),同比增长18%,单价400美元/吨,主销印度、非洲替换市场。

  (4)电解液容器:出口量3万吨(8%),单价1500美元/吨,天赐材料、新宙邦配套欧洲储能项目。

  广东省(15万吨,39%):比亚迪、欣旺达聚焦锂电隔膜及BMS,出口欧美及东南亚。

  德国(5亿美元):大众PowerCo电池厂采购BMS组件(宁德时代份额占70%)。

  2025年Q1蓄电池零件进口量4.2万吨,同比增长12%,进口额9.5亿美元,同比增长20%,集中于尖端材料及设备:

  固态电池电解质:进口量1.5万吨(36%),单价2.5万美元/吨,日本出光兴产、韩国LG化学垄断供应。

  高精度涂布机:进口量0.8万吨(19%),单价12万美元/台,德国曼兹、日本平野供应头部电池厂。

  纳米级硅碳负极:进口量1.2万吨(29%),单价1.8万美元/吨,美国Sila Nano、瑞士Oxis能源技术壁垒显著。

  日本(进口额4亿美元):出光兴产固态电解质用于宁德时代、比亚迪中试线亿美元):

  中创新航常州基地采购德国曼兹设备升级产线%):宁德时代宁德工厂进口日本平野涂布机。

  动力电池产能全球化:中国电池厂海外建厂(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基地)拉动零件出口增长60%。

  储能标准化浪潮:美国UL 1973认证推动BMS组件出口单价提升25%。

  碳足迹壁垒:欧盟《新电池法》要求2026年前完成零件碳足迹认证,中小厂商合规成本增加15%。

  抢占RCEP市场:对东盟出口铅酸极板实施“零关税”红利(印尼、越南摩托车电池替换需求)。

  循环经济布局:与格林美合作回收铅酸极板,满足欧盟《新电池法》回收率要求。

  数字化供应链:搭建电池零件跨境B2B平台(阿里国际站合作),缩短交货周期至15天。

  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上一篇:黄山市汽车零部件产值预计全年达百亿较2022年翻番 下一篇:sldprt文件怎么打开